前言

如果说对大多数人最有用的设计知识是什么?我觉得就是排版。做交互需要排版,做海报需要排版,做 ppt、做报告,甚至只是写一篇文章都需要排版。但是周围很多人问,知道自己排版不好看,但是不知如何下手怎么办? 其实掌握了一定的排版思路,只是满足生活中大多数的排版需求并不难。咱们就先从最基础,也是最重要的知识讲起。

版式的构成

开门见山的来说,版式构成就是文字信息+图形图像。什么意思?我们来看下面的海报。 如果把内容拆解开来,会发现这张海报就是在一个图像旁边摆放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文字。 再来看看其他一些设计作品: 上图 banner 由图片和中英文构成。当然,严格来说"快来支持"背景的圆当属于图形,专辑名称做了一定的图形化处理。 类似的,无论是网页还是移动端的一些版式设计,都离不开图形图像+文字的组合,所以掌握了这两个元素的基本用法,就能做出不错的排版了。一篇文章当然介绍不来,今天先讲文字部分。

文字信息如何排布?

作为任何排版都离不开的构成元素----文字,它的内容或多或少,却都承担着传达信息的作用,所以文字的排布十分重要。要让读者或观众一眼就能从版式中抓住主体内容,就需要对文字进行处理,形成「层级结构」

很多人排版遇到问题,首先就是败在了划分文字层级上面,尤其是文案是别人给的,而不是自己想的时候。那什么是「层级结构」呢?用一张图来解释: 简单来说,就是你需要按照重要性对文案进行层层分组。你看,一个大标题一般是版面中最重要的信息吧,它就处于第一层级;副标题可能有多个,重要性次于标题,位于第二层级;接下来,不同的内容可以划分到不同的副标题下面,作为第三层级......好的排版一定是层级分明,信息表达清晰的,而差的排版层级混乱,让人抓不到重点。

这不是很 easy 吗?只要把内容安排得明明白白就好了呀!可是有些信息你还真不一定知道该放到哪个层级,比方说,一些活动海报里涉及到的时间、地点、嘉宾信息可能就比活动的内容本身更重要,它们的层级应该比较高(如下图)。 UI 里就更复杂了。有时页面内偶尔出现的重要通知,会打破原来页面内的层级关系。有时大层级里还会嵌套小层级。碰到这样的问题,你需要问清楚或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,发生嵌套时把先排列整个页面的大层级,然后再考虑部分层级

用设计的手法体现文字层级

文字分好层了,该用什么方式来体现?**运用字号(大小)和字重(粗细)**是最最基础的凸显层级关系的方法。回想大学写论文的时候,老师是不是也会要求我们用更大更粗的文字来体现标题,用小且细的文字作为正文呢?不仅如此,因为见得太多,我们也会下意识地使用这种方法。

但是需要注意的是,仅仅你自己能看出来的大小和字重差别是不够的,像下面这样的对比就是不及格的: 如果不拉近这几个"字",大家可能根本看不出它们是从左到右逐渐增大的,所以无论用什么方法,体现文字层级的要点是对比明显。如果区分要强烈,那么可以用等倍尺寸,比如: 标题的字号是副标题的2倍/3倍/4倍......

如果同样是小字号,不需要强烈区分的信息,可以用等差尺寸,也就是相邻层级间字号差是一样的。在 UI 中,等差尺寸的字号就是最常用不过的。在一些情况下,还可以重点使用字重区分重要性。 下面分别举例说明用大小和字重区分文字层级。以后看到任何设计,都可以试试从大小和粗细来看看不同文字到底处于什么层级上,几乎是不会错的。

运用颜色区分也是普遍的突出重要文字信息的技巧,同样,颜色需要形成强对比,层级越高的文字用越鲜明的颜色这三种方法也可以结合在一起使用,需要的时候改变字体也没有问题,像上图就把标题做了图形化处理。

最后

我知道光分析案例,你还不过瘾。不过写得很多了,先给大家一定的时间消化消化,下一篇我会挑一些案例来解析,带你"复习"并深刻理解自己该怎样处理问题。